医学院何峰教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25-02-25
日前,宝钢教育奖评审工作委员会公布了关于2024年度宝钢教育奖的表彰决定。医学院教学责任教授、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峰老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自2003年从教以来,何峰教授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矢志不渝的理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恪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在教学工作中,他坚持“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育人理念,将专业前沿及思政教育融入教学中,为学生传授“专业之道”。同时,基于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特点,时刻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医学工程伦理观念。
作为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教学责任教授、医科院院长,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为大一新生上第一门学科基础课,做好“学生入学后第一位深入接触的专业老师”。对学生在学业、生活中遇到的困惑给予耐心的解答和及时的帮助,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从教21年来,先后主讲了《医学仪器微机系统》、《医学仪器工程设计》、《计算机语言与编程》、《C语言与可视化程序设计》、《单片机开发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基础与创新创造》、《神经工程学》、《医学仪器前沿设计》、《生物医学电子学》等十余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近6年累计本科课堂教学工作量2092学时,年均348.67学时,学生评教分数平均95.33。
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他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设计开发了“钥匙坠”形微型单片机实验板,串接了本科阶段《计算机语言与编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乃至毕业设计等多门课程,率先采用在实验室授课,边讲解边实践的实训课堂模式,基于PBL项目式教学,使各门课程无缝衔接,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2018年,《面向卓越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方法创新》获天津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他还牵头完成了全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医学仪器前沿技术与创新设计》,上线“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并向全国开放。自2016年起,参与《生物医学电子学》线上课程建设,2023年该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018年牵头《智能医学导论》课程建设,2019年该课程获批天津市一流课程。参编国内第一部《神经工程学》教材,2015年入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2019年获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优秀教材奖”一等奖。2021年获批天津市一流课程、天津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3年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学科建设,锐意进取
自2018年担任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以来,他全面负责全系本科/研究生教学、国际化办学、专业发展与合作交流等工作。2019年和2021年,分别带领生物医学工程和智能医学工程两个团队成功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获得优异成绩。
针对目前国内医学教学和工程教育互不相通的问题,作为骨干,他参与创建了我国首个新工科+新医科专业——智能医学工程,探索并实践了“医工双修、本研贯通”的医工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23年,作为工作组副组长,牵头执行教育部智能医学工程专业“101计划”。天津大学医工融合的育人理念,受到了兄弟院校的广泛关注,在全国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相关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两项、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两项。此外,累计获得天津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他还参与创建了全国首个集“生-医-药-器-智”五位一体的新医科试验班,实行大类招生、跨学科人才培养。
作为学院教学责任教授、系主任、团队资深教师以及校院两级督导组成员,他自觉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帮助青年教师顺利走上讲台,完成从青年学者到合格教师的转型。2022年带领医科院获得天津大学劳动竞赛十佳示范集体称号。
据悉,宝钢教育奖是全国最具知名度的教育奖项之一,旨在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2024年,经77所评审学校和2家评审单位的评选和推荐,共有283名教师获本年度宝钢教育奖。